一
2006年4月,我应邀观赏了举办于崇明图书馆的“陆春涛欧洲写生展”。
面对陆春涛以欧洲城市、乡村为题材的五十余幅水墨风景,我突然想起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1957年在德国的写生作品《麦森教堂》、《哥特写作小屋》、《德累斯顿暮色》……
近五十年后的今天,陆春涛也以同样的路子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德累斯顿、曼海姆、科隆的乡村风景;柏林、威尼斯、罗马、佛罗伦萨的城市风光,使人耳目一新。接着,我又读了他的《欧洲笔记》,不由得沉思良久,感慨再三。
自唐宋以来,中国的水墨向来面向造化自然,倾情于闲适把玩的散淡人生,习惯于怡情悦志的既定题材,拘泥于既定的笔墨程式。
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,沉重高耸的钢骨水泥建筑、飞驰的车流、匆匆的人流组成了一座座喧嚣的城市。生活是全新的,而既定语言和技巧已不尽适用。为此,很多画家进行了各种各样中西结合的探索。
从林风眠的水墨风景问世开始,以中国特有的笔、墨、宣纸为材质,适当吸收西方的绘画观念和方法,保留西画风景的痕迹,又不失中国水墨韵致的风景画一件一件地展现在现代人面前,傅抱石、李可染、吴冠中、刘海粟、李斛、宗其香、黄永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开掘水墨风景的新途径作出了努力。但是,以同样的材质、同样的探索来表现异国风光、异国情调的水墨风景则甚为寥寥。除傅抱石、李可染、亚明、吴冠中以及当代屈指可数的中青年画家外,几乎不见画坛。
因此,从这一视角来看,继大师们后,陆春涛在欧洲举办画展的空隙间完成的这批写生作品,除了给观赏者带来惊讶和新鲜感之外,至少折射出他的勤奋与探索、创新精神。
二
陆春涛出生在上海崇明岛海边的一个极小极小的小镇上,很小就有绘画兴趣,他的天分是师从以花鸟著称的钱行健以后展露出来的。钱行健先后师从袁永舫、江寒汀,是严格的传统型画家,偶作山水,深受冯超然影响。因此钱氏的一言一行也熏陶了陆春涛,但陆春涛并未循规蹈矩、小心翼翼地拘泥于花鸟,对于山水,他也投入了极大的兴致,在青年时代,他甚至画过巨幅山水,钩填皴染的常规训练达到某个阶段后,他的创作内应力开始积聚。自他23岁时在北京举办第一次个展以后,这种创造力不断膨胀,感觉和追求促使他从乡村小镇走向上海这个大都市。他在文化商海中生存,一度很少作画,幸运的是生存环境所致,毕竟与绘画保持着藕断丝连的关系。他读了一些书,交了更多道上的朋友,在海派文化勃郁、各种流派汇聚、现代西方绘画不断刺激的话语环境中广取博收,竟然完善了自己的话语方式:看起来闲适而不乏粗放的简笔;大块的墨式;小心点缀的色彩;现代而又淡雅的意蕴;合理、舒适而略带江南风韵的构图。
从欧洲写生来看,陆春涛的追求已趋于个人化,是个人感觉的宣泄和情志的表达。既可看做素材的积累,也是一种有别于他人的创作方式。由此,还可以看出近百年来画坛极其关注的水墨画生命力的强健。
作为写意、表趣、造型方式的笔墨,在陆春涛的手中是大胆而又小心的。欧洲写生中所运用的笔墨,所产生的面、团、渗透、叠加,以及光涩、枯润、齐乱种种效果,大多给人恰到好处的秀柔、雅致的感觉。从中除了可以看出陆春涛现在所处文化环境的层次渐高,个性、情感的成熟,书法、诗文、美术史论修养的丰富外,对景落墨写生的方法、途径以及水墨画的表现力等,也给人以诸多启示。
三
考察陆春涛的生存方式和多年来的绘画作品,我不禁想到滥觞于唐代,有着很高审美价值和丰富意蕴的“墨戏画”。《辞源》解释“墨戏”说:“墨戏,写意画,随兴作画。”
“墨戏”为画,不拘法度,不求形式,而是超越技法,高扬主体情趣。画家并不郑重其事地预先构思,而是由画家的情感意趣与外物触及、碰撞后有感而发。试看陆春涛自己在《欧洲笔记》中的纪实:
今天早上5点我便起床开始画画,感觉上来了,一口气画了三幅水墨画,画的是欧洲的城市风景,之前没画过这样的题材,当我画这几幅画时,实在是胸无成竹,完全是跟着感觉走,而且是流水画法,三路开攻,没想到效果甚好。
这种随性而发的笔墨在视觉感观上有一种和谐的韵味……它能让观赏者从中体味到有限的形和墨所产生的张力。一切均来自于弥漫的墨雾,一切都在这随性的水墨中尽兴……
从这两段文字,我们可以看出,陆春涛一些成功的画作,往往是以偶然感发的审美创造方式来完成的。中国古典美学十分重视这种邂逅相遇触发的创作冲动。
南宋词人张元干说:“士人胸次洒落,寓物发兴,江山云气,草木风烟,往往意到时之为。聊复写怀,是谓游戏水墨三昧。”(《跋米元晖山水》)
清代画家吴历说:“绘学有得,然后见山见水,触物生趣,胸胸了了,方可下笔。”(《墨井画跋》)
古人关于“墨戏”起因的这种见解,还可以举出很多,其中,陆机在《文赋》中的描述最为精辟:“若夫应感之会,通塞之纪,来不可遏,去不可止,藏若景灭,行犹响起。方天机之骏利,夫何纷而不理?”
这种灵机触发,随兴作画的审美创造方法,作为一种创作契机,往往会令人耳目一新,甚至产生匪夷所思的审美效果。元人汤在《画鉴》中告诉我们:“游戏笔墨,高人胜士寄兴写意者,慎不可以形似求之。先观天真,次观意趣,相对忌笔墨之迹,方为得之。”
如果从这一点出发,回过头去看陆春涛的《春天的窗口》、《瓶花系列》、《荷花系列》、《花与鸟系列》以及《瓷上绘画系列》,就可以理解,包括欧洲写生在内的大量作品,并非是毫无社会内容的形式冲动所致,而是画家打破酷肖客观物象的模仿式画法,让主体意趣自由地、即兴地挥洒,从而透露画家愉悦的情志,哲理式的生命叩问,乃至国泰民安、悠闲和谐的气息。
四
每个画家都是以自己的作品来立言的。陆春涛的画作,已形成自己的面貌,有些作品甚至可以达到登堂入室的境地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但是,如何使自己的创作倾向有别于他人,关键在于不停地训练探索,不息地思考开掘,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独立的话语方式,而不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卷入所谓的时尚、潮流中去。尽管写意水墨可以不拘法度,打破程式,但是中国水墨的一些本质的、规律的东西必须牢牢记取。比如,水墨画讲求以书入画,而墨戏更讲求诗书修养,这既是画外功夫,也是画内功夫。从评论者的角度出发,陆春涛若能参透此中三昧,将来必能画出更具灵气,更现新颖的作品。
阎诚骏--崇明中学教师
原文刊于《东方城乡报》2010年7月30日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